【三分公司-劉青】《文化苦旅》讀后感
發布時間:
2021-08-18 00:00
瀏覽量:
“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沖突嗎”,有人曾經問余秋雨。他回答“不沖突,路即是書”。他用十多年的時間,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化被埋沒的遺址,也曾冒生命危險穿越亞非歐大陸考察巴比倫文明、埃及文明、克里特文明、阿拉伯文明、印度文明、波斯文明等重要文化遺址,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到達過以上文明遺址的人文學者。文明遺址所在地,大都地處偏遠,路程崎嶇,這一路上交通不便、天氣陰晴不定,多數時候是靠雙腿一步步的走完路程,這確實稱得上是“苦旅”。走一段路,寫一篇隨感寄回家,《文化苦旅》散文集由此誕生。
這本書像金庸武俠里的掃地僧。只聽名字,普通非常,以致于我在2018年夏天買回家后,只堪堪的看過其中一小篇文章,就放在老家書架上“積灰”。今年端午節回家,想起家里還有本沒讀完的書,此書遂重見天日。
余秋雨先生用開闊放達的語言,描述著祖國960萬平方公里下各異的文化面貌,從我國最西邊的綠洲喀什噶爾到東邊的杭州;從河西走廊的敦煌到四川盆地的都江堰。
“敦煌者,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”,仿佛也跟隨他的足跡,看見支零破碎的清代后期,狡猾的英國人斯坦因如何無恥的拖運走整個莫高窟九千多個經卷、五百多幅繪畫。那是巔峰時期的敦煌文化的見證,他就這樣若無其事的偷去英國。太痛苦了,這樣光輝燦爛的文化是真實存在過的,從漢朝張騫出使西域開始,這樣圣大的文化交融是真實存在過的。就連神話故事西游記里,唐玄奘西天取到的大成佛法真經,和敦煌的經書也是無法比擬的。我們真的有這么輝煌的歷史。
余秋雨先生也寫可愛的人,比如王維,比如蘇軾。為了王維的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”他奔赴遙遠的陽關,嘆惜唐朝統治者不重視文化藝術美;寫東坡先生被貶杭州卻依舊組織民眾修水利除淤泥造福一方,這樣瀟灑有才情的人卻被“烏臺詩案”無辜傷害。誰會不喜歡真誠的豪放派詩人?讀到某處,從前學過的歷史、地理知識片段也會在腦海中浮現。太喜歡這兩門學科,以至于想象自己長大后要當地理老師或者考古學家。平日里滔滔不絕說話的我,翻開這本書,也只想心平氣靜的慢慢閱讀,也會想想自己的旅途故事。
我曾有緣,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,在濃烈的秋霜中登臨過岳陽樓,還在一個陽光正好的五月和大家浩浩蕩蕩的到達過滕王閣。這些城、這些樓,出現在我們學生時代的詩文里,印刻在我們的記憶里,直到現在還能時不時背誦幾句。就是憑借這幾句古詩詞,還是憑書中洋洋灑灑的幾頁紙,都會讓我有想法親臨其中去看看。
中華文化對于我而言,感情至深。中華民族燦爛悠遠的文化,深深吸引著我,我為她感到自豪。時間和文化如果能在你我一盞盞的燈下停佇,這是文化存在多么溫暖的方式啊。
釋放想象力,如果有機會,想聘請世界頂級“導游”余秋雨先生,帶我走遍中國,走遍世界。如果實在等不及,那就帶上這本書,自己獨自出發。第一站,從都江堰開始。
聯系我們
地址: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勞動西路296號
郵編:410015
電話:0731-85177001
傳真:0731-85177002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