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撐起“中國創造”標簽的大國工匠們相比,郭長海顯得很平凡,也不為人所知,但他卻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,用自己對焊接工藝的極致追求,用一件件完美的焊接作品,書寫著瑰麗的青春畫卷。
多年來,郭長海不論在哪個工作崗位都始終兢兢業業、任勞任怨地工作,刻苦鉆研業務知識。特別是到天正換熱設備有限公司后,他更是以企業為家,視質量如生命。來到天正公司前,他對焊接工藝一竅不通,為了適應新的工作環境,盡快掌握焊接技術,他自學了《焊接技術》、《金屬學基礎》等專業書籍,利用業余時間找來廢料進行焊接實驗,經常帶著問題向專家請教,通過他不懈的努力,對車間各工序生產要求和工位的操作技能熟記于心,特別對焊接工藝有了很深的造詣,掌握了多種焊接技藝,成為了公司的技術骨干。金屬膨脹節焊接是件精細的活,0.5mm的板材對焊稍不留神就會將板材焊漏,成為廢品,微小的誤差用肉眼很難判斷,必須靠手去感覺。為了練手感,郭長海常常在一練就是幾個小時,氬弧焊的強烈輻射透過工裝把他的身體灼傷,他全然不顧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經過長時間的摸索,他終于練就了一手絕活,把焊接誤差控制在了標準范圍內,焊接外觀整齊美觀,金屬膨脹節的焊接的合格率也達到了100%。
郭長海沒有上過大學,但他憑著對職業技能的專注和鉆研,靠著一股追求事業的沖勁和持之以恒的韌勁掌握了精湛的焊接技術。他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創新,經常利用所學的技術知識主導和參與技術革新,十年來,他共發明制作工裝30余件,提出工藝改革方案20余條,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。2014年8月,公司研發的一種“用于工業余熱回收利用的負壓蒸汽冷凝器”投向市場,在焊接DN700法蘭接管的時候,出現了冷凝器夾緊板變形的現象,生產一度陷入停滯,如不能及時解決技術難題,將不能按期完成生產任務,給公司聲譽帶來不良影響。郭長海挺身而出,主動承擔起了技術攻關任務,他在車間一呆就是兩天兩夜,經過反復研究和嘗試,終于總結出了“對夾大板,消除應力,分段焊接”的焊接工藝,解決了夾緊板變形的難題,達到了質量要求,保證了產品按期交貨。
在工作中,始終以大國工匠為榜樣的郭長海,十分注重做好“傳、幫、帶”工作。他把提高本單位職工整體技術水平當作自己的責任和義務,在他的帶動下,公司員工愛崗敬業、苦練技能蔚然成風,并涌現出許多新的技術骨干,成為企業發展重要人才支撐。